鄂尔多斯市文化馆元宵节延时闭...
春节不打烊!鄂尔多斯市文化馆...
【活动预告】2024年欢欢喜喜过...
【放假通知】公益培训班和暖城...
文明单位风采展 | “文化暖城 ...
靓丽北疆绽芳华——鄂尔多斯市...
【活动预告】我们的节日——不 ...
【保利戏聚节】7月15日鄂尔多斯...
 
wh.jpg
 
  非遗保护 首页>非遗保护
第四批自治区级传承人信息(二)
编辑日期:2015-09-07  作者:  来源:  
【字体:
     

达布希拉图,男,蒙古族,出生于196111月,是子宫复位法(震子宫术)的传承人。其母亲就是民间“震疗”的高手。从小受母亲的影响,1979年考入内蒙古医学院,1984年毕业后选择妇科专业,把震子宫这个方法用于临床。1986年又跟随民间“震疗大师”巴伊斯胡楞根徒学习了五年震疗法,本人在传统医学实践中,注重观察该疗法的使用,并收集有关资料,结合实际,在实践中试用、推广。在这个过程中,细致的摸索其理论及操作技巧,不断完善治疗程序,现已形成完整的震疗技术。

芒来巴特尔,男,蒙古族,出生于195912月,是鄂尔多斯“乃日”的传承人。从6岁开始跟养母学起了鄂尔多斯民歌,同时跟姐姐都布兴格日乐学习了康乐琴(弹琴),7岁时能够熟练弹唱《圆顶帽子》,《土金摘》等鄂尔多斯民歌,被誉为“小小文艺家”,12岁开始学习了口琴,四胡,三弦,笛子,扬琴等乐器,15岁开始应邀在邻里亲戚聚会,庆典上弹唱献艺。此后,多次参加本苏木、本旗以及友邻苏木镇、旗县举办的大小文艺赛事、汇演、演出、晚会等演艺活动,他既可娴熟演奏口琴、四胡、三弦、笛子、扬琴、康乐琴(弹琴)等乐器,亦可即兴变奏、随弹即唱,在演奏中自由装饰,弹唱形象鲜明,富于个性;感觉舒展宽阔、优美动听,曲调宛转回旋,含蓄质朴,感情自然、真挚细的音律色彩;其唱法、吐字、行腔极富个性,具有鄂尔多斯蒙古族浑厚舒展、豪迈粗犷的特点。

那音太,男,蒙古族,出生于19506月,是窝阔台祭奠的传承人。那音太是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展旦召人,他的祖先曾生活繁衍在那里,在古老美丽的乌林特拉草滩上历经沧桑,几代人始终不渝地守护供祭了元太宗窝阔台可汗的伊金达一个世纪。那音太跟着父亲孟和巴图到自家房后窝阔台伊金前,学习和掌握了非常严谨的祭祀礼仪。每日清晨给窝阔台伊金包括苏勒德跪拜念诵伊金桑(祭祀颂词),给长年点燃不熄的海灯增添黄油,向东方方向扬撒圣水(奶酒)。精通熟练传承祭祀元太宗窝阔台伊金的各项严格的祭祀礼仪和密宗规程。能熟练背颂祭祀词和祭祀窝阔台伊金苏勒德的各种颂歌。

热希脑日布,男,蒙古族,出生于19336月,是阿拉克苏勒德祭祀的传承人。1956年,成吉思汗新陵建成以后,将阿拉格苏勒德集中于新陵,与哈日苏勒德一起供奉,其祭奠也一并举行。1998918日热希脑日布从供奉在伊金霍洛的阿拉格苏勒德请回原祭祀地昂素镇苏勒德霍洛,举行了隆重的威猛大祭,从此蒙古人纷纷前来参加祭祀。

2008921阿拉格苏勒德在成吉思汗陵正式仿铸开光,并请原祭祀地安放,全面恢复进行一切祭祀活动。

阿拉格苏勒德旄穗是黑、白或枣骝公马鬃缀成的

每季度一次祭祀,每年十一月初三大祭。

十三年一次虎年大祭,届时由旗衙门下发公文,向全旗摊派征集八十一个整羊,三个整牛和米面粮食等所有祭祀供品。主祭官们出面将阿拉格苏勒德装饰一新,并调动院落伺祭以及各苏木张京、佐领差役们完成威猛大祭所需的长木号、弓箭、火镰、旄鬃、杆柄、旗旌、毯垫和圣羊皮革、黑山羊魔及其器血用具等全部准备工作。

额尔克斯庆,男,蒙古族,出生于194511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察干苏力德祭祀的传承人。突克奇额尔克斯庆从1982年起,接其哥阿尔宾巴雅尔(1930年生)的班,开始管理、组织和主持察干苏力德祭祀仪式,并且经过20多年的社会调查、采访老前辈、收集相关苏力德历史资料,他编写了《察干苏力德和他的跟随者》一书,让更多的人了解察干苏力德的真正含义,为了抢救、保护察干苏力德文化工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额尔定斯迪,男,蒙古族,出生于19663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吉思汗陵祭典的传承人。额尔定斯迪系圣主达尔扈特哈萨嘎雅木特德,从小接受父辈们对于成吉思汗祭祀程序和祭祀制度的传授,1992年内蒙古大学毕业后,便在成吉思汗陵参与祭祀工作,从2005年起可独立完成圣主成吉思汗大祭的祭祀程序安排工作,现今在成吉思汗祭祀仪式中负责掌管祭祀程序安排及祭祀前后相关事务,能熟练掌握各种祭祀器皿的使用方法,并能熟练诵读成吉思汗祭祀中的各种颂词和祭词。

宝和,男,蒙古族,出生于194511月,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祭泉的传承人。宝和小时候跟随前辈额尔克巴特尔等人学习拜兴河祭祀的过程、仪式和方法。近来参加拜兴河祭祀的住户有七八十户,宝和每年组织开展三天的牧民那达慕会,有诗歌朗诵比赛、赛马、射箭、摔跤等活动,现负责乌审召庙和拜兴河祭祀的管理协会工作。

巴图道日吉,男,蒙古族,出生于19592月,是呼图克台彻辰洪台吉祭祀的传承人。呼图克台彻辰洪台吉祭祀就是蒙古族祭祀祖先祭祀活动,每年有三个大型祭祀日,分别为正月二十日、农历五月十三日、农历十月二十五日。祭祀品是羊背、奶食品、香、朱拉、奶酒、哈达、沙地柏等。把祭祀品陈设于胡图克台彻辰洪台吉像前,点燃香,点燃朱拉灯,献哈达后磕头。祭师们念《伊金桑》、《苏力德桑》、《胡图克台彻辰颂》等。巴图道日吉从小留心前辈和父母的祭祀活动、祭祀程序、祀词牢记心中,2003年开始巴图道日吉每年在祭祀活动以外组织举办那达慕大会、好汉三艺、唱民歌比赛、朗通比赛等各种文体活动

仁庆苏布德,女,蒙古族,出生于194912月,是鄂尔多斯服饰的传承人。仁庆苏布德跟随母亲布勒特格尔和姐姐斯庆巴拉木学习鄂尔多斯民族服饰、装饰等传统文化。她制作的服饰吸收了民族服饰的精华,逐步完善,丰富了传统服饰的服饰种类、款式风格、面料色彩、缝制工艺,缝制了许多精美绝伦的服饰作品。她制作的头饰用料精挑细选,材料珍贵稀有,制作工艺复杂,头戴中选用金、银、珊瑚、松石、玛瑙、珍珠、宝石、翡翠等珍贵材料串缀而成,显得雍容华贵,璀璨夺目。

孟根陶古斯,女,蒙古族,出生于19577月,是鄂尔多斯服饰的传承人。孟根陶古斯从小喜欢鄂尔多斯蒙古族妇女头戴,和外祖母、母亲学习刺绣技艺、裁缝手艺和头戴制作技艺。熟练掌握了蒙古族民间海棠、缠枝牡丹、忍冬纹、盘肠、哈屯绥格、蝶、鸟、鱼、莲花,还有山纹、水纹、旋涡纹、指纹、葫芦纹、几何纹等刺绣技巧,并且将现代时尚元素与传统的鄂尔多斯蒙古族头戴制作相结合,使其作品更加精致、细腻、美观、时尚。

(市群艺馆非遗中心 丁贵亮 刘彦芳 薛晨 额尔毕黑 郝晓玲 聂燕)

 

 


 
 
 
主办:鄂尔多斯市文化馆 备案号:蒙ICP备11001594号-2
技术支持:鄂尔多斯市无疆网络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