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鄂尔多斯地区,历代蒙汉文化交流频繁,人民的生活习惯与民俗风情长期融合,因此,鄂尔多斯地区的剪纸艺术形成是独具地域特性和民族性特点的,即有汉民俗文化的吉祥喜庆意味,也有草原生活中游牧文化的内容。这里的剪纸幅面较小,在造型和表现手法上风格差异很大,有的粗犷大气,似陕北窗花,有的却精细如发丝,不逊于江南乐清等的细纹剪纸。其形式多以窗格花为主,也有的是刺绣底样,内容十分丰富,有鹰抓兔、蛇盘兔、羊、马、花鸟等,多用于年节或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中。鄂尔多斯剪纸体现了当地民俗风情的发展变化、以及农牧民民族团结、和睦相处的生活写照,是当地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达拉特纪事剪纸
达拉特纪事剪纸主要分布在达拉特旗树林召镇、展旦召苏木及白泥井镇等地区,主要以农村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为创作题材,用剪刀和刻刀记录下了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画面,饱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强烈的感情色彩。达拉特纪事剪纸的内容丰富多彩,农村的劳作场景、生产用具、房屋树木、田野风光以及奥运会等国家大事都是表现的对象。目前,达拉特纪事剪纸典型的代表作有《中国好运图》、《农民纪事图》(上、下卷)和《蒙族风情图》等。达拉特纪事剪纸以写实的手法,近距离反映生活,刀法细腻,造型优美,细致逼真,反映出达拉特旗农牧民对历史、社会、生活淳朴的认识和理解。在技艺上,剪纸上的人和事物,构图栩栩如生,细腻传神,与其他剪纸艺术相比较,从制作工艺和内容上显示出其独特的创造性,体现了民间剪纸艺人较高的审美情趣和美学追求,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市群艺馆非遗保护中心 薛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