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民间舞蹈“筷子舞”是牧民放牧之余欢聚时,在举办弹拉说唱的自我娱乐中逐渐形成和完善起来的。形成过程大体是在乐手们用笛子、四胡、三弦、扬琴、蒙古筝等演奏着鄂尔多斯民歌时,众人随着欢快的节奏,拿着筷子即兴敲击身体不同部位,并韵味十足地随节拍摇晃着身躯、肩、臂部自然舞动起来,积久成俗,筷子舞便这样形成了。
筷子舞最初主要由男子单人表演。人们席地而坐,随着民歌的旋律即兴演出。之后,以吉格登为代表的民间艺人,由“坐式”表演逐步发展成为边蹲、边站、边走、边灵巧自如地击打身体不同部位和变化不同画面的舞蹈形式,使之动作语汇大大增加,更加富有艺术感染力和能够真切地抒发自己的欢快感情。